第90章 曹国公府
大明:逆鳞,从质子到摄政王
ZeroCool章
在朱元璋众多亲属中,李文忠是最有学问的一位。
尽管后来因故屡次斥责李文忠,甚至动过杀心,但最终念及亲情,网开一面。
待李文忠去世后,更是对其多次表彰厚待。
因此,李景隆作为李文忠的后代,备受朱元璋另眼相看。
可若李景隆真的要阻碍朱允炆的道路,干预大明军事学院建设之事,那朱元璋定会翻脸不认人。
血缘有别。
外甥的子孙,怎能与亲孙子同日而语?
更何况,朱元璋最宠爱的孙子正与此息息相关,关系到大明江山的传承与安定。
……
曹国公府。
李景隆尚未有任何动作,却已在皇帝心中留下印记。
当下,他刚与黄子澄见面。
“黄先生驾临,李某未曾远迎,深感歉意!”
在未见黄子澄前,李景隆便命其在门房等候,毫不担忧怠慢他人。
然而此刻相见,立即换上一副谦谦有礼的姿态。
同时,故意不以官职称呼黄子澄,而是尊称为“先生”,以表敬意。
这正是李景隆一贯的行为准则。
在他人面前,他总是一副谦逊有礼的模样,颇有些儒雅将领的风采,完全不像那些出身显赫的富家子弟那样傲慢无礼。
然而,私下里的他却截然不同。
“刚才是有急事耽搁了,没能及时接待黄先生,景隆在此向先生致歉,还望先生不要见怪。”
黄子澄万万没想到对方会如此谦卑,先前的不满顿时消散了不少。
他摸了摸胡须,心中暗赞此人倒还算懂得礼数,不像其他武将那样粗俗无礼。
当下笑着回应道:“曹国公言重了,下官不过是稍等片刻而已,实在不敢承受如此客气的话。”
两人寒暄几句后,李景隆邀请黄子澄坐下,仆人端来了茶。
“黄先生今日来访,恐怕不是单纯为了闲聊吧。”
李景隆饮了一口茶,随即直截了当地说道:“我不过是个粗人,不及你们这些读书人心思缜密。黄先生若有要事相告,不妨直言。”
黄子澄听出了他的意图,略加思索后说道:“今日的《大明日报》,曹国公想必已经看过了吧?”
“看过了!”李景隆故作钦佩之态,“燕王殿下好学的精神,确实值得敬佩。”
“我们这些武将都应该以燕王为榜样。”
“说实话,我也在考虑是否应该效仿燕王,拜师吴王门下呢?”
他微微前倾身体,做出倾听的样子,笑着看着黄子澄。
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