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人人都是亿万富翁

    第2章 人人都是亿万富翁(1/2)

    保密局‘筹款’,是非常人性化的,公私兼顾,除了硬通货(金银)必须上交外,其他的,如首饰、布匹、米面粮油等杂七杂八的,上面睁一只眼、闭一只眼,只要不太过分,上面懒得追究,也没工夫追究。

    一个连经费都没有的特务组织,不让下面的兄弟捞点好处,谁肯卖命。

    老胡昨晚就捞了不少好处。

    可惜,附近花不掉。

    胡振华侧躺在树下,用胳膊垫在脑袋下,嘴里嚼着草根。

    草根里还是有些淀粉的,蚊子虽然小,可也有肉呀。

    至于饮水,好在这是南方,并不缺水,不过,池塘里的水,老胡可不敢多喝。

    这年代,经常死人,病死的、饿死的、战死的、夭折的,很多都曝尸荒野,所以水源不一定干净。

    一沓金圆券、几件首饰,一个肚兜,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。

    这就是胡振华昨天捞的东西。

    片刻后,他们的目光落在金圆券上。

    “一、二、三……八!”

    胡振华跳了起来,喝道:“一个亿!”

    一张金圆券,面额居然是1个亿!

    这么大额的钱,万一丢了?

    胡振华突然回过神来,不是金圆券值钱,恰恰相反,这玩意不值钱!

    如果他足够了解历史,就会知道,最大面额的金圆券,是60亿。

    胡振华清点了一下,大概11张,面额都是过亿的,最多的一张,面值10个亿。

    胡振华捏着下巴想了想。

    “人人都是亿万富翁!”

    老胡前世的梦想,穿越第一天就实现了。

    金圆券这玩意,如果数学不好,根本弄不清楚有几个零。

    国府还是很体贴啊,知道老百姓拉一车钱去买东西不方便,所以发现大面额钞票!

    “靠!见鬼的亿万富翁!”

    胡振华骂了一声,收起所有东西,金圆券的购买力如何,有待验证。

    歇息了两个多小时后,老胡决定继续上路。

    刚才已经向路过的老乡打听清楚了,再向南两里,有一个村庄,名叫李家宅,大约几十户人家。

    村,是全国比较通用的称呼,但各地还有各自的特色,如魔都的宅、村、桥、浜、塘、泾、港、埭、湾、里、圩、舍。

    两里地,并不算太远。

    胡振华一手木棍,一只手抱着小土狗,慢悠悠地走着,他必须用最省力的方式前进。

    路上没什么行人,现在是战争时期,如非必要,大家都还是喜欢待在家里。

    国民党虽然丢了半壁江山,影响力大减,可整个长江防线都是军管区,军警宪特还是很活跃的。

    老胡的近期目标是先离开可能的交战区域,最好能离长江两百公里以上,然后再寻找车站、码头。

    到目前为止,老胡已经跑了二十里地,这也就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内,要是在解放军控制区,别说跑二十里,就是二里都难,路条,可是出了名的防特务神器。

    还有一百九十公里,任重道远呐。

    李家宅对陌生人很警惕,一个在田里干活的后生看见胡振华,麻溜地跑回去示警。

    之所以如此,完全是因为保长制度,又称保甲连坐制度,即邻居共同监督、相互连坐。

    民国时期的保长管辖的人口可达100户,以家族为单位,合计上千人。由于保长代表着一种权力,职位备受争抢,一般由有名望的地方乡绅担任。

    国民党拉壮丁、征粮、徭役,大都由保长来完成。

    魔都,是国民党统治的核心区域,保长的阶级性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实在饿的受不了,又得寻医生处理伤口,老胡才懒得进村。

    村口,胡振华见到了专程等着他的保长。

    保长远远地观察过老胡。

    一米七五的大高个,身体健壮,一身短打,黑衣黑裤,着装虽然脏兮兮的,但成色很新,是上好的棉布。

    尤其是鞋子,牛皮鞋可不是谁都能穿的起。

    最重要的是,腰间微微隆起,疑似别着短枪。

    保长算是见多识广,符合上述特征,不是某个大家族的护院,就是军警宪特。

    只是,那只小土狗?

    有点违和呀。

    管他那,只要不是赤色分子,都好说。

    保长拱手,

    “西桑,侬好,侬自撒地方来呃?”

    老胡感觉自己被雷劈了。

    魔都话,老子听不大懂!

    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
    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
    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