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 铁路公司财务问题与应对策略

    第18章 铁路公司财务问题与应对策略(1/2)

    >>>

    “先生,与纽约证券交易所(NYSE)送来的会计资料比对后,确实发现了账目漏洞。”

    贝隆每翻动一页文件,杜鲁门和詹姆斯的表情就愈发凝重。

    1亿美元的财务造假,这情况就如同债权过多,债权人不堪重负,

    关系彻底颠倒,而我们当下正面临着这样的困境。

    “这……简直就是丧心病狂啊。”

    1893年的经济恐慌源于铁路泡沫。

    镀金时代铁路行业的过度繁荣,加上白银的过度供应,

    导致铁路过度建设,不稳定的财政状况叠加,

    使得银行纷纷倒闭,这是当时美国所经历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。

    “不过,情况还没到不可收拾。

    毕竟这1亿美元,并非一家铁路公司的问题,

    而是几十家铁路公司和信托公司财务造假的总和。”

    杜鲁门靠在椅背上,长叹一口气。

    “好,目前与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核对工作已经完成。

    詹姆斯,《华尔街日报》提供的文件,确定是铁路公司的内部资料吗?”

    这次,詹姆斯面如冰霜,默默地将文件递给杜鲁门。

    “内部资料确凿。

    经JP摩根银行和联邦铁路协会查证,资料吻合度达88%。

    他们设计得非常精密,在我们逐一核对之前,根本发现不了财务造假的事实。”

    “得到父亲的许可了吗?”

    “是的。您也知道,JP摩根行长对铁路公司很关注,所以这件事相对顺利。

    不过,经此一事,行长密切关注您一举一动的可能性很大。”

    “没关系。美国铁路市场的六分之一都由父亲管理,这件事他迟早会知道。”

    1893年经济恐慌时,JP摩根为使破产的铁路公司起死回生,

    收购了银行债务,进行债务调整,之后通过并购重组了铁路公司。

    在这个过程中,美国六分之一的铁路公司总部都集中到了华尔街23号,

    而这里正是JP摩根银行的总部地址,如今名为JP摩根 - 德雷塞尔银行。

    可以说,JP摩根是隐藏在幕后的“铁路之王”。

    “不过,父亲竟然答应了。他不是并未持有铁路公司的表决权吗?”

    “摩根行长并非以铁路公司的立场‘获得’表决权,而是以投资者的立场‘夺取’了表决权。”

    “啊,我明白了。就像是给铁路公司设下陷阱,只摘取还能利用的部分,其余的就进行整合淘汰,对吧?”

    “完全正确。”

    这很符合JP摩根的作风。

    简而言之,就是为了尽可能从铁路公司获取利益,连表决权都要夺走。

    通过残酷的结构调整,削减开支和债务,进行“瘦身”。

    最后,将这些“瘦身”后的铁路公司整合成垄断托拉斯,扩大规模。

    “但最终还是失败了。”

    尽管试图通过垄断整合,但在正式启动之前,就被西奥多·罗斯福的反垄断法打得粉碎。

    “詹姆斯,给我列举一下JP摩根银行管理的铁路公司。”

    “伊利铁路、切萨皮克 - 俄亥俄铁路、费城 - 雷丁铁路、圣达菲铁路、北太平洋铁路、大北方铁路、纽约中央铁路、利哈伊谷铁路、泽西中央铁路、南方铁路等,大约掌控着8800公里铁路公司的表决权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掌控得可真不少。”

    杜鲁门看向贝隆,他开口说道:

    “先生,这可是规模达1亿美元的财务造假。

    如果任由事态发展,纽约股市恐怕会崩溃。”

    “确实如此。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中,超过50%是铁路公司,而信托公司通过受托资金也深度介入纽约股市。”

    “必须缩小规模后再公布此事。”

    贝隆表情严肃地插嘴道,

    “否则会引发恐慌。”

    “呵,美国股市比我想象的还要落后、野蛮。

    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
    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
    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