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章 我在大学等你

 遗脉相承
    手艺人学到一样手艺,就想着能世代传承下去,作为世代赖以生存的技能。为了给自己和后代留后路,他们就制定了艺不外传,艺不传女的规定。

    手艺人是靠着手艺养家糊口的,一门手艺就可以形成一个行业,一个行会,一个行帮。他们之所以这么做,其实最根本的是为了生存。

    因为封建社会的家庭结构是依靠血缘关系来维持和发展的,宗法制度对当时的家庭起着重要的作用。作为手工艺来说,也是依靠手工技艺来维持一个家庭的繁衍和发展。

    对于技艺的传承,也是采用父传子,子传孙的传承方式。这些工匠们唯一的信条就是依附于家庭范围,目的是让家族兴旺。

    一些艺人本着本家的绝技不外传的继承规则,宁愿将本家的绝技传给有继承权的养子,也不传给女儿。因为女儿出嫁后会将技艺传给男家。

    当然这种传承方式也与家庭制度有关,使手工艺封闭在家庭小单位中。受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观念支配,一些艺人宁愿把高超的技艺带入坟墓,也不传给非家庭成员的弟子。哪怕有继承能力却是血缘之外的徒弟也不行。

    历代的文人将技艺贬为雕虫小技,觉得它们能登大雅之堂,不能入正史,原因是这些手工艺没有任何文献记载经验理论和技艺总结,只靠手工匠的口头传授,使得手工艺走不出家庭。

    卫小五除了看《平凡的世界》外,就是在院子捡到一块断砖头进行雕刻,虽然他没有见过她爸雕刻,除了拉土和泥这些简单的工序是在院子里,众目睽睽下完成外,搞雕刻时,卫世传总会将自己关到书房里,房门都不愿意出,只有于凤仪叫吃饭的时候他才慢悠悠地从收房走出来,出来后他还不忘将房门锁上。

    卫小五照着书上的画,就像在砖上画画一样,随心所欲地雕刻着一些东西。人在极度痛苦的时候,总是需要一个精神上的寄托,才能熬煎下来。

    自从上大学的梦想破灭后,小五整个人就变得闷闷不乐,像是丢了魂似的,她将自己关在房子里,不愿出去见人,更不愿意去见俊凯,她将自己封在自己的世界里。她在院子里找了一个漏水的洗脸盆,用来装砖头,她趁着她爸和她妈不注意,就在院子里捡一些稍微好一点的砖头进来,储存到盆子里,闲着的时候她就坐着雕刻。

    至于和泥那些活,都是她以前帮她爸干的,这道工序她已经非常熟悉了。她就是不会雕刻。她在旧书上翻了很多能雕刻的图案,一个一个地雕刻,她越来越迷上它。一件作品都能雕十天半个月。它可以帮她消磨掉那些孤独、痛苦、伤心、无助、悔恨、难捱的日子。

    终于有一天,小五雕完了她捡来的那些小砖头,欣赏着那一件件小作品,她自我感觉还不错。这天心情大好的她终于走出了屋子,她穿上了雪白的的确良衬衫和蓝卡其裤,还有那双白色的回力球鞋。她独自来到了和俊凯约会的小树林。树上的叶子泛着黄,已经开始凋零,小五独自在小树林里走着,用脚踢着零星的几片树叶。虽然树叶没有全部发黄,但它已经被有人用棍子抽掉,用背蒌装回去烧炕。树林的地面上连一株枯黄的草都没有,被扫得比人的脸还干净。

    小五想起跟俊凯在小树林倚着背坐着,畅想未来的日子。她还去了北山上废弃的庙里。关于俊凯许愿的回忆历历在目。

    她自言自语:“果然求姻缘对着财神庙不灵。”

    她失落的离开财神庙,正当她往山下走的时候,俊凯迎面走来。再次见到俊凯,她似乎分裂成了两个人,一个是恋爱脑的她,满心满脑都装着俊凯,她想扑到俊凯怀里,跟他诉说这段时间的遭遇。而另一个是脆弱又倔强的她,她害怕涛天因为她没有考上大学而嫌弃她,听说了她这段不堪的遭遇后,抛弃她。

    她最终选择成为了后者,她选择了躲避,她立即掉转头往山上走,她隐约听到俊凯在叫她。她加快了脚步。俊凯却跑步追了上来。

    “小五,你为啥要躲我。”

    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
    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
    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