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章 膛线和黄火药

    第26章 膛线和黄火药(1/2)

    王如龙好奇的跟在孙义身后,两个人直接走进了孙义的马车内。

    进到马车后,孙义示意自己的家丁在一旁守护,没有他的命令,谁也不准靠近马车半步。

    能让孙义如此如临大敌的模样,王如龙也不禁紧张了几分。

    孙义从自己马车的后背取出了一个木箱,木箱上上着锁,孙义打开锁,从里面拿出了一把拐子铳。

    “这是家父让人从弗朗机重金买回来的拐子铳,不是工部的东西,是用来给我防身的,我改良了一下,给将军看看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王如龙接过拐子铳,他不但见过这种火器,反而对此十分熟悉。

    这种拐子铳可以三连发,射程达到了150米,在明朝称为“万胜佛朗机”,戚家军抗倭战争中经常有用到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戚家军还经常使用虎蹲炮,以及五雷神机这种火器,而虎蹲炮更是和后世的迫击炮设计理念不谋而合,可以说戚家军是明朝对火器研究的最深的一只军队了。

    明朝的火器能力,在初期的时候,是领先于世界各国的。

    但是到了中期,却由于内忧外患,军队地位一降再降,火器的发展也被极大的制约,开始出现了少许的滞后。

    到了明朝的后期,火器已经大大不如秘鲁,日苯,葡萄牙……等大国的火器实力。

    王如龙将孙立这把火铳拿在手上,立马发现这拐子铳似乎有点不太一样。

    它的手感手感变得更加轻盈,而且枪口似乎用什么画了螺旋状的花纹在里面。

    王如龙大感新奇,他对火器的研究十分资深,可以说了若指掌。

    这把佛郎机拐子铳是孙义自己改造的,由于受限于工艺和材料,孙义只能用手动的木质拉床,使用勾刀来一点一点刻出膛线。

    虽然费时费力,但是孙义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。

    当然这也让他发现了要赶快发展材料科学和开采铁矿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
    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
    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