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章 钢铁的意志

    “再加把劲,一二!一二!”

    工地上,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的干活。

    孙义最近没事,经常来工地巡视,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没有按照他的要求去做,或者是有没有哪里协调的不到位。

    有了水泥路后,运输物资变得非常方便,广场一边堆满了建筑材料。

    商业街的建设非常迅速,一个两层高的水泥砖毛呸房,三天就能盖出一套来。

    孙义顺着广场的另一边小路看去,用来居住的平顶房也是建造的非常快,居民区一律拆用的是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图纸,每栋房子都基本一模一样。

    “少爷,按照这样的速度,我们能赶在今年过年之前就把第二期工程全部完成。”牛二陪在孙义的身边,高兴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人手呢?你给我招到多少人了?”孙义想到最重要的人口问题,如果他盖好了房子,结果没人来住,那可就有点乌龙了。

    “我们每天都在招人,现在施工队已经超过三千人了!他们一听说只要参加盖房子,就能分房子,都挤破头来参加建设,我还担心少爷养不起这么多人呢!”牛二像模像样的从自己怀里掏出一本小本本,翻看着说道。

    “很好,不用担心钱的问题,钱的问题都不是问题,你赶快加紧建设,尤其是商业街那边,我打算过两天就让孙记杂货铺和孙记酒楼先搬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孙记酒楼!就是那家鲜满大明的酒楼?太好了,少爷,我早就想去尝尝了!”

    孙义接着前往工厂区域视察。

    现在水泥厂已经着落完成,水泥厂的老许也圆满的完成了孙义给的任务,直接扩大了十倍的产能,提供整个小仓山的建设。

    在水泥厂的旁边,是孙义新造的炼铁厂。

    明朝时,炼铁技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。

    明朝当时就已经具备了制造钢的工艺技巧,也就是含碳量低于百分之二的熟铁。

    唯一缺憾就是,由于普通的炉子,依靠燃烧煤炭,根本就达不到更高的温度,无法将铁融化成为钢水,导致无法精准的控制钢水中碳和其他元素的比例,以至于冶炼钢铁技术至明朝发展到了巅峰,却再也没往前走一步。

    直到了六十年后,欧洲才有了更高的技术出现,也就是坩埚炼钢法。

    坩埚炼钢法,关键在于坩埚的材料,也就是耐热材料。铁料的含碳量越高,熔点越低,而钢的含碳量需要低于百分之二,需要起码达到一千六百摄氏度才能融化成为钢水。

    明朝炼铁炉,虽然已经利用了鼓风机来让燃料更加充分燃烧,但是单凭肉眼却无法分辨火焰的真正温度。

    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的储藏铁中的磷和硫含量都过高,因此冶炼出来的铁制成的枪炮,都比较脆,容易炸膛,这也间接制约的火器的发展。

    明以后火器就基本停滞,以至于清朝的火器部队,用的都是明代的枪。

    前面说到,含硫含磷过高,导致铁的质量下降。

    在我国,不仅是铁矿的含磷含硫量过高,就连煤的含磷含硫量也过高,宋以后由于林木砍伐过于严重,开始使用煤进行炼铁,更加导致了铁的质量下降。

    这也是大明的火炮的落后西方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
    孙义既然重生到了明朝,又有自己的炼铁厂,就断然不会再让这种事情发生。

    所以他直接砸了一个高炉炼铁厂的设计图下来。

    目前阶段,他太需要高强度的钢铁了。

    制造蒸汽机气缸的材料强度不足,妥妥的炸膛。

    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
    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
    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