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章 风雪掩贼人
穿越民国之我在东北当胡子
醉人的好酒
已是月尾时分,天上的月儿已是踪迹全无,好在东北大地上白雪皑皑,银装素裹,夜晚行路并不艰难,星雪辉映之下,目力还是能看出一段距离的,况且战马夜视更是远胜于人,不过周泰安他们四个人并不敢催马纵行,毕竟晚上不如白天得眼,有什么沟槛障碍的难以及时发觉,伤了人或者马就会得不偿失,安全为上,只有到了白天,他们才会加快脚步,适当的提高行进的速度。
黑皮一开始还自信满满的做好带路的准备,不过出发没多久他就发现,周泰安完全不按照他的意思行进,这让他很无语,直到趁着一次休息的功夫,周泰安向他,同时也向所有人讲明自己的意图。
五百里路放到汽车,火车发达的十几,二十年后或许不算多远,可是靠脚力和马匹却实属艰辛,单就战马而言,最标准的战马一日行军也不过六七十公里,其实比人快不了多少,说到这里有人会不服气,别着急,听我慢慢说。
后世的影视剧误导了很多人的认知,那些一马在手的将军和大侠,可以日行三百,夜行一千,攻城略地几乎都是一个驰骋之间,那都是扯淡的事儿,论起奔跑的速度,人确实没有马快,可是大家别疏忽了,战马就算跑的再快,那也是靠着爆发力一蹴而就的,不可能持续太久,当它们力竭的时候,是需要足够的休息才能恢复之前消耗的体力的。
古代所谓的八百里加急,累死的战马不计其数,如果不想过多损伤战马,正常的驿站之间相隔不超过三十里,一站一换马,这三十里就是战马狂奔,发挥最大潜力的极限。
所以骑兵冲锋都是在极短的距离之内,有经验的指挥者会熟知自己阵营战马的爆发力可持续性能,估算出同敌人的距离才下令冲锋,当撞入敌阵时,己方战马机动能力达到极限,然而,也就只有这一波儿的机会,想要再来一次冲锋,可能性微乎其微,马匹的力气耗尽,哪里还能重新来过?骑兵看起来威风凛凛,其实也有他们自己的软肋。
周泰安当年就是靠运输谋生的人,他不但会开车,闲来无事也研究过各种交通工具的速度,人和马的步行速度可不是他瞎掰出来的,那都是专家通过测试得出来的结论,所以这五百来里路就算他们不在乎马匹的损害一路狂奔,即使能尽快赶到目的地,想要顺利返回来,那恐怕也赶不上过年了。
两者之间直线最短,他们目前比较有利的一点就是冬季,大地覆雪,江河冰封,周泰安放弃平坦的官道,抱定西南方向直插而行,松嫩平原一马平川,所过之处皆是大片的田地和荒草斑驳的草原,路况不算太好,战马也不需要发力急行,等大家进入兰西境内时,也不过第二天午后,过了呼兰河就离满沟不远了,五百里的路,硬是被周泰安缩短了近一半有余。
黑皮现在对周泰安心悦诚服,不住的询问他不走官道,荒郊野地的是如何确定方位而不走冤枉路的?周泰安对黑皮的勤奋好学很赞赏,这小子稍加培养绝对是一个侦察兵的苗子,可是现在他却不能实话实说,因为这个事儿不敢让他们知道。
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