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东山乡和西山乡
庶子出笼,种田封疆
走夜路的手
江阴镇位于大江之南,所以下辖的五个乡中,有三个乡都沿着大江分布,分别叫做上江乡、中江乡和下江乡。
除此之外,江阴镇还有东山乡和西山乡。
顾名思义,东山乡和西山乡所在的位置就是东山和西山了,那是两座大约几百米高的小山,各自居住着百来户人家。
红糯糯告诉杜宇,红薯耐旱不耐涝,更喜欢沙质土壤而不是粘性土壤,相比于江边,毫无疑问更适合在东山乡或者是西山乡种植。
所以,杜宇一早就带着乌泱泱的一群人视察去了,韦德就是找地方种植灵薯和红薯。
今天天气很好,杜宇的心情却没那么明媚。
无他,昨晚陷入睡梦中后,他虽然见到了迷雾,看到原来的枯山流水图崩解消散,看到迷雾来回涌动,似乎要组成新的画面。
可惜,直到苏醒,也没有形成新的画面。
虽然杜宇没打算单靠迷雾,但还是不免觉得有些遗憾,所以脸上也没了笑意。
这让东山乡的乡蔷夫朱有余感到压力很大。
大周在乡一级唯一任命的官员就是乡啬夫,名义上主要是协助收取税赋,实际上却负责着全乡事务,在乡野中权力极大。
在大多数地方,乡蔷夫往往是由乡中大宗族的族长、乡老等兼任,上级很难随心任命。
不过,江阴镇的大开发至今不过二十年,这里的平民都是从各地迁徙而来,宗族多而杂,导致乡啬夫的备选者数量众多,乡啬夫们都很有危机感。
所以,这位面相敦厚,身材魁梧的汉子,哪怕年纪是杜宇的两倍,仍然弓着腰跟在杜宇身后,恭谨地介绍着。
“男爵大人,东山乡现在有平民106户,田1500亩,主要种植黍和水稻。”
东山乡山脚下都是清一色的水田,此时有些已经长出了黄绿色的秧苗,有的则才播种不久。
越往山上走,水田渐少,而旱地渐多,地里忙碌的农人也就多了起来,这段时间,正是翻土准备播种黍的时候。
杜宇蹲下身,随手抓起一块土块,用力捏开,感觉到明显的粘连感,这种土质并不适合红薯生长。
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