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论陛下之策

    长乐宫前殿,太后召见三公大臣在此议事。

    才回到府中的韦一行等人没歇片刻又被袁太后召进宫中,太尉刘然也在此列,因灵帝兴平三年西羌作乱,是刘然平定,且他位列三公,通晓军事,所以太后也召见了他。

    “臣等拜见圣后娘娘。”

    圣后虚扶,面露愧疚之色,“想必诸公才回府落座顷刻吧,是哀家之过,只是如今政务繁忙,还望诸公多担待担待。”

    韦一行依旧给人一种十分稳重的感觉,即便连夜操劳也无法从他的脸上看到疲惫,

    行礼应声,“娘娘何出此言,臣本式微,若非先帝知遇,臣不过西元一小吏尔,值此危急存亡之秋,臣等为社稷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,以报先帝知遇之恩。”

    太尉刘然双手放进自己的袖袍中,一副刚睡醒的样子,宛若正在睡午觉被人强行叫了起来,对于自己又被韦一行代表了,他也没有发表任何意见,只是向太后行了一礼。

    柴端看起来颇有些憔悴,似乎已经身体透支了般,俯首道:“娘娘,如此匆急,是又发生了什么吗?”

    “为诸公准备了些许糕点,请坐,”圣后娘娘转身落座,一举一动无不透露出一种大度雍容。

    韦一行等人数次入宫商议,已然了解圣后性情,泰然落座。

    刘然一点也不客气的拿起一块点心,语气诙谐道:“能享受到宫中御厨手艺,老臣也不虚此行了,多谢娘娘赐食。”

    “刘公又说笑了,”

    圣后敛去笑容,拾起桌上的三份折子分别递给了三人,“这是皇帝所拟对羌蛮之策,哀家看了,其中大有可取之处,故请三位来看看。”

    闻言,韦一行苍眉微皱,又一闪而逝恢复常态,从小皇帝对付袁世才的事情上,他已知这位年幼的天子非易于之辈,但他对于赵启的做法不甚苟同,甚至在他心中,小皇帝以诡诈之计诱当朝大臣入套,实非君王待臣之道。

    “竟是陛下之策,老臣定要第一个拜读,”刘然笑声爽朗,刚才他还疑惑为何这折子没署名呢,原来是陛下的。

    实际上,这也并非赵启交上来的,只是小皇帝离开后袁太后思量之下,发现确有可行性,但对于自己的判断力她也不甚自信,于是急忙召见三公。

    柴端神色犹若雕塑般,半点变化都没有,浑浊的两眼看起来似无神,“娘娘这是亲手抄录的?”

    他自是认得圣后的笔迹的。

    圣后默认,她观望着三位大臣的脸色,刘然脸上的笑容缓缓消失不见,双眸中渐显震惊之色。

    韦一行轻捋山羊胡,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,实难从他的脸上看到什么东西,柴端僵硬的身躯突然挪了挪位置,不知是锦墩太硬还是什么原因。

    天光渐移,少时。

    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
    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
    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