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0章 第五十章 风雨大论

    赵启的唇角勾勒起一抹微不可查的弧度,仍向外面走去。

    既然袁太后用大臣来压他,不愿和他商量,那么他也只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。

    玉儿主动跟在小皇帝的身后,神色保持的格外平静。

    圣后娘娘凝视着小皇帝的背影,她的唇角还含着笑意,望着赵启五尺多点的身子,还将一双手背在后面,作出一副很高深的样子,但落在她的眼中,却很是滑稽。

    赵启知道自己的身高很不正常。

    如果在后世,十一岁的正常身高应在一米三到一米四九之间,低于一米三属于身材矮小,放在大昭这个身高范围也同样具有说服力。

    一尺约后世二十三厘米,也就是说现在的他也就一米二多一点。

    在袁太后七尺多的身高面前,他就是一个小不点。

    “劳烦诸位去偏殿稍待片刻,哀家与皇帝商量些家事,不会太久,”袁太后语气轻和,赵启亦停驻下来。

    众臣告退,赵启回到原来的位置上,乖巧行礼,“儿臣谢过母后。”

    袁太后吐出口浊气,似是拿他没办法般,秀指轻轻端起案几上的细盐,“皇儿,你是想让哀家解除对你的囚禁?”

    “然也!”和袁太后这样的聪明人说话就是很轻松,赵启语气也不由变得诙谐起来。

    奇怪的是,一向称呼他为皇帝的圣后,突然叫他皇儿,这令赵启感到异常意外。

    袁太后愠怒,目光带着几分凉意落在他的身上,“你该学着收敛自己的气息,在大臣面前,无论是说话还是举动都要有君王之态,说话点到为止,深藏不露,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害怕你。”

    “母后,刚才儿臣点到为止的不好吗?”赵启敛去笑容,他发现在袁太后的面前就不能有半点不正经。

    袁太后双指捏起些细盐,缓缓说道:“你五岁就被送去了东越为质,不闻政事,未修治国之道,能想出治夷族之策,还创造出闻所未闻的阿拉伯数字,让哀家也感到莫大的惊讶。”

    赵启皱眉,袁太后脸上没有丝毫动容,语气也相当的平稳,这让他无法辨别袁太后究竟是在夸她,还是在为后面拒绝他进行铺垫。

    “母后,那符号数字是老师创造的,不是儿臣,”赵启宁可不要这个功劳。

    袁太后好像是白了他一眼,“是你想出来的就是你想出来的,何故扔在别人的身上,难道这还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?”

    向伯符的谎言很轻易就被拆穿,袁太后只需问守在石渠阁的太监就知道。

    “冤枉啊,那真不是儿臣想出来的,”

    想做个好人怎么就这么难呢,“实际上那是儿臣在东越遇到...”

    “行了,”袁太后见他脸上浮动的神色,阻止他继续扯无用之言,“刚才哀家就说了,喜怒不形于色,哀家知道你想早日亲政,”

    “但哀家刚才也说了,你自幼在东越长大,不清楚我大昭的情况,何况你年岁尚幼,自古以来何曾有过十一岁的孩子掌国的,且不说哀家不同意,当朝百官也不会同意。”

    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
    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
    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