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98章 孟轲归来

    诸子纷纷为新兴的汉王朝歌功颂德,生怕迟一步就被别人抢了先机,但孟轲也出现在天府学宫,还是令诸子都大吃一惊。

    要知道,当年孟轲可是在稷下学宫中,与墨家小九舌战一场,把汉国、汉王都喷得体无完肤。

    孟轲如果也来抱汉室的大腿,这个弯转得会不会有些生硬了呢?

    孟轲缓缓地道:“诸子有礼,轲尝言:天下恶乎定?定于一!”

    这是孟子的原话,在如何解决乱世这个问题上,孟子的思路是绝对正确的,那就是要实现统一。

    但孟子认为“定于一”的途径是实施仁政,是故他反对征伐和武力。这种思路,出发点肯定是善良的,但在大争之世,却过于天真了。

    故,儒家之学不可用于乱世,因为乱世容不下天真!

    孟轲继续道:“今观汉国之兴,实乃天命所归,正义昭彰,大势之必然也。”

    “昔者,天下纷乱,诸侯各怀私欲,征战不休,苍生蒙难,哀鸿遍野。当此之际,汉侯以雄才大略,应时而起,恰似红日破云,光照四方。”

    “汉王起于弱小,然终有天下,何也?盖得民心者也。”

    “其兴水利,灌农田,设学宫,育人才,群贤尽归,英才统揽,上下一心,万民归心,此乃汉王得民望之基也。”

    孟轲面不改色气不长出,一席话讲得正气凛然、堂而皇之。

    诸子都惊呆了!这真是:只要自己不尴尬,尴尬的就是别人!

    孟轲这个弯儿转得那叫一个油光水滑、不露痕迹,仿佛当初诅咒汉国、汉王的不是孟轲,反而是在座诸子一般。

    一位士子出言讥讽道:“当初在稷下学宫,吾尝闻有人言:杨氏为我,是无君也;墨氏兼爱,是无父也。无君无父,是禽兽也。汉王以墨学成就一统大业,孟先生莫不是前来指责,汉国乃禽兽之国,汉王乃……嗯?哼哼!”

    士子没有把“禽兽之主”四个字说出来,但此时无声胜有声。

    他冷笑着望着孟轲,等着看他的笑话。这顶大帽子扣到孟轲头上,孟轲还不慌吗?一会儿等着看你小子尿裤子吧!

    孟轲毕竟是孟轲,他丝毫不乱,云淡风轻地道:“此乃挑拨之言!”他将头别向一旁:“淳于先生请了!”

    淳于髡正坐在一旁,冷眼旁观诸子争相歌颂汉王的混乱场面。一听孟轲出声,便遥遥一拱:“髡在此,孟先生,别来无恙?”

    孟轲道:“昔日在稷下学宫,淳于先生与墨家小九有一场事关儒墨关系之对话,先生曾记否?”

    孟轲直到此时,尚不知道当年与他舌辩大战的“墨九”,就是如今天下之主、汉王俱酒。

    淳于髡缓缓地道:“冰炭同器之辩!”

    不错,孟子巧妙地抓住了当年与淳于髡与墨九对话的精髓,即:冰炭不可同器,然而,儒非冰,墨亦非炭!

    儒墨关系如同冰与水,水可以为冰,冰亦可以为水。

    其实,当年的汉王俱酒已经敏感的意识到,汉国以墨治国,但不能搞“罢黜百家,独尊墨术”那一套,这对中国文化发展是相当有害的。

    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
    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
    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