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回 大凶之器

 沈任原吉
    第一回 大凶之器(1/2)

    序章

    明洪武三十一年(1398年)闰五月初十未时许,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。七日后,皇太孙朱允炇依遗诏即皇帝位,大赦天下,仍沿用洪武年号,诏定来年正月五日改元“建文”故史称其为建文帝,历史开始进入建文时代。

    次日刚罢早朝,建文帝即命内侍召太常侍卿黄子澄御书房听用。

    待他行礼后,建文帝立即问道:“黄卿还记得当年在东直门说的事吗?”

    黄子澄心里一紧,忙道:“臣不敢忘!”

    原来建文帝看似外表柔弱而实质上颇有心计,他对皇祖封建诸王着实不满,认为强藩是威胁皇权的最大隐患。现在建文帝已经上了宝座,对着亲信大臣可以直言所忧了。

    黄子澄此刻却陷入了苦思,当年他以侍读的身份和朱允炆在东角门内闲谈时,太孙忧虑地给他说了心中事。

    当时黄子澄胸有成竹地认为:诸王府的护卫军士仅足以自保,而朝廷的大军犬牙交错布置在各地,完全可以制约他们的军队。

    又以汉削七国为例,说七王的兵力不是不强但最终被消灭,是因为以国家的力量去攻击小小藩王的必然结果,也是以强攻弱、正义战胜反叛的必然。哄得太孙甚感欣慰!

    如今旧话重提,黄子澄却高兴不起来,当时他也是一时兴起慷慨陈辞,一半是为了讨太孙的欢喜,而如今身为朝廷新贵,前途一片光明之际却又被推到风囗浪尖之上!“晁错”他脑海中现出了一个人的名字,他的结局可不咋好啊!

    沉吟再三,黄子澄方缓缓地道:“兹事体大,容臣回府后认真谋划,尽可能找出一个最佳的万全之计来。”

    建文帝点头,嘱咐道:“朕刚才所说绝非儿戏,黄卿须尽心谋划。”

    稍顿,复道:“朕已经升任齐泰为兵部尚书,再准备调蜀献王师方孝孺回朝,让他俩与你一起参与军国要事。你们可不要辜负朕啊。”

    “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!”黄子澄立刻伏地叩首。皇帝的知遇之恩让他感激涕零,并油然而生士为知己者死的念头。

    起身后,沉吟着奏道:“此事若得周全,还须得一人相助。不仅诸王、功臣勋贵无不对他尊崇有加,而且他还是所谓江湖上地位超然的‘神刀’。。。”

    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
    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
    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