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章 元字宸字难选择

    栀瑶将嘴一撅,用下巴去磨弘历的肩膀:“旁人是旁人,臣妾是臣妾,岂可相提并论?”

    弘历面色一沉,心中却并无不喜:“牙尖嘴利!”

    栀瑶能够感应到弘历的情绪,自然丝毫不怕。

    她夹着嗓子,撒娇打滚:“皇上错怪臣妾了,难道皇上忘了?宫里已经有一个舒嫔了,若是再来一个淑嫔,底下的人怎么分得清楚?”

    弘历不以为然:“封号都是满蒙汉三语的,不会造成无法区分的情况。”

    栀瑶露出了一抹不屑的冷笑:“得了吧!如今宫里会还有几个人会说满语?甚至是蒙语?”

    清朝时期的汉化十分严重。

    到了乾隆中期,宗室之中都有很多王爷贝勒不会满语。

    史料记载:宗室、章京、侍卫等……俱说汉话。

    而到了清朝后期,出身钮祜禄一族的慈安太后和出身叶赫那拉一族的慈禧太后,明明都是满洲八大家族的嫡系后裔,结果却也不会满语。

    传闻,咸丰皇帝死后,二人与八大顾命大臣斗法。

    八大顾命大臣之首的肃顺故意给二人上满语折子,想借此打压两宫太后。

    他们的意思是说,你们两个寡妇连奏折都看不懂,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处理朝政?

    八大顾命大臣本以为两宫太后看不懂满语折子,会十分羞愧,从而知难而退,不再插手政事。

    岂料两宫太后不按常理出牌,直接说她们不会满语,又以同治皇帝的名义下旨,让底下的大臣以后不许再上满语折子,必须全上满汉语的折子。

    当时同治皇帝还小,是慈安和慈禧两宫太后当权,她们专门以同治皇帝的名义下了一道圣旨。

    原文记载如下:嗣后京外各衙门,遇有清字奏事折件,均用【清汉合璧】式样。

    清朝时期,满语又被称为清语。清汉合璧就是满汉双语结合。

    而后,随着八大顾命大臣被两宫太后联合恭亲王打倒,单纯满语的奏折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,甚至只剩下了单纯汉语的奏折。

    如今虽然只是清朝中期,但会满语的人也已经很少了。

    弘历捏了捏眉心,有些无奈:“反正朕一时之间想不到更好的封号了,你自己想吧!”

    “乾穹广无垠,放歌解茕茕。”

    栀瑶不甘示弱,又晓得弘历喜好附庸风雅,同样随口吟了两句:“皇上不如封臣妾为乾嫔,乾隆的乾!”

    弘历顿时惊喜不已,他内心最喜欢的就是通晓汉家经典的女子,嘴上却挖苦道:“你怎么不让朕封你为隆嫔?”

    历史上的乾隆嘴上推崇满学,但实际上却又特别喜欢汉女。

    他后宫里面的三个皇后和五个皇贵妃之中,有一个皇后和一个皇贵妃是汉军八旗出身,另有两个皇贵妃甚至原本只是民籍汉女出身。

    把民籍汉人出身的女子封为皇贵妃,这在顺治、康熙和雍正时期都是想都不敢想的。

    而在乾隆之后,也很少能有民籍汉女能够一路爬到皇贵妃这样的高位。

    栀瑶听出了弘历的挖苦之意,她直接顶了回去:“也好!隆冬万木枯,唯余三君子。”

    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
    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
    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